【日本時事知多少】說了很多、重點很少的「進次郎構文」
你有沒有聽過「每一分鐘過去,就有60秒消失」、「OO介於有跟沒有之間」、「明天過了,後天就會來到」這類聽起來富含哲理,好像很厲害,仔細思考才發現是廢話呢?這在日本被稱為「進次郎構文」或「小泉構文」。之所以被有這樣的名稱,是因為這個男人-小泉進次郎。
你有沒有聽過「每一分鐘過去,就有60秒消失」、「OO介於有跟沒有之間」、「明天過了,後天就會來到」這類聽起來富含哲理,好像很厲害,仔細思考才發現是廢話呢?這在日本被稱為「進次郎構文」或「小泉構文」。之所以被有這樣的名稱,是因為這個男人-小泉進次郎。
小泉進次郎是誰
小泉進次郎是日本自民黨的政治人物。不到30歲就當選國會議員的他,目前是日本農林水產大臣(相當於台灣的農業部長)。
由於外型帥氣、說話自信,再加上父親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,哥哥是日本知名演員小泉孝太郎,從出道開始就被視為「政治明星」備受矚目。
但是,小泉說話時,常會重複相同語句,或用獨特、難以理解、具有詩意的表達方式,讓話聽起來好像富含哲理,或很有氣勢。但仔細思考會發現幾乎都是廢話。這種「話說很多,但重點很少」的說話方式,被戲稱為「小泉構文」或「進次郎構文」。
什麼是構文
「構文」(こうぶん)指句子的組成方式,也就是「句型」。後來被用在歸類某種「有辨識度的說話風格或一句話」。大多是某位名人說話有獨特的固定模式,或說了句很有趣的話,被大眾模仿、玩梗。
進次郎構文的特徵:
特徵1 喜歡重複相同概念
「辞任するとは言ったが辞任するとは言ってない。」(我說過會辭職,但我沒說我會辭職。)
這是在他說出「會辭職」後,被記者追問「那可以確定你會辭職嗎?」時的回應。
進次郎構文的特徵:
特徵2 問A答B,逐漸離題
上個月進次郎在接受訪問時,記者問「您提到您昨天才買過米,那您大概買了幾公斤呢?」,他的回覆完全沒有回答到問題。
上個月進次郎在接受訪問時,記者問「您提到您昨天才買過米,那您大概買了幾公斤呢?」,他回答:「我會買各種米。我兒子女兒還小,為了節省時間我也會買即食飯。所以,我也為缺米問題感到焦慮。」完全沒有回答到問題。
進次郎構文的特徵:
特徵3 天然呆,一本正經說廢話
2019年被問到福島核電汙土處理場的規劃,他說:「我從(東日本大震災)發生的當下開始,就一直在思考:『三十年後的自己幾歲呢?』...」用一個簡單加法開頭,後面其實還有一大段話,但都完全沒提到具體作為。
2021年5月,他闌尾炎手術後重返工作岡位,記者問他遠距辦公的情況,他回答: 「退院後、リモートワークができてるおかげで、公務もリモートでできるものができたというのは、リモートワークのおかげですから、それも非常に良かったことだと思ってます」
(出院後,多虧能夠進行遠端工作,能夠辦到公務也能遠端處理這件事,正是多虧了遠端工作,我認為那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。)
為何進次郎迷因化
其實不論哪個國家,很多政治人物為了避免失言,都會打官腔、打太極,用毫無內容的答辯來拖延、轉移焦點。
但進次郎連不需迴避的問題,也常迂迴回答,且內容常帶有詩意、生活感,會聽起來有些膚淺無力。社群媒體媒體、社群平台渲染,逐漸變成迷因素材。
進次郎還有很多好笑的經典名言,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找來看看。除了進次郎構文之外,日本還流行著大叔構文、情勒構文、菊池風磨構文等,都非常有意思。
就你所知,台灣有沒有類似的現象呢?或者你還知道台灣那些「迷言」,很符合進次郎構文呢?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喔~